当前路径: 皮学网 范文大全 导游词大全内容

鲁迅故居导游词

作者:王小红 发布时间:2025-07-10 09:00:40 更新时间:暂无 阅读:0 投诉 下载本文

鲁迅故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鲁迅先生生前所居住的地方。鲁迅的一生为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事业竭尽心力,辗转流离,因此其居住地也不断变换。鲁迅先生的一生居住的地方主要有四个:北京鲁迅故居,上海鲁迅故居,绍

鲁迅故居导游词

白云路西段的白云楼西侧的26号(现7号)二楼,在这里,他写下了在广州期间的大部分著作。4月6日,李大钊被害,鲁迅忧心如焚,他沉重地感觉到:革命的果实有可能被葬送。4月10日,当广州热烈庆祝北伐军攻占上海和南京的时候,他写下《庆祝沪宁克服的那一边》,希望给革命的人们增加一点危机意识。

月15日,广东方面的国民党反动军警到中大抓人,鲁迅出面劝说校方保护学生无效,于4月21日正式向中大提出辞职。此后一直到离开广州前,他每天闭门整理旧作。在这里,他编订了《朝花夕拾》、《野草》,一气写了一个新的杂感系列:《辞大义》、《答有恒先生》、《反"漫谈"》、《忧"天乳"》、《革"首领"》、《谈"激烈"》等,写下了《可恶罪》、《小杂感》、《略谈香港》等30多篇富于战斗性的杂文、散文。

1927年9月27日,他与许广平一起乘船离开广州,前往上海进行另一场战斗,直至生命最后一息。有关专家认为,对于整个一生来说,鲁迅只在广州作了短暂的停留,然而,他的革命思想却是在这儿形成、夯实的。2013年,文史专家们正在努力争取让白云楼恢复鲁迅故居的原貌,让它和鲁迅纪念园遥遥相望,增强鲁迅纪念园的纪念意义。

民国广州白云楼鲁迅故居位于广州市白云路白云楼。该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3层楼房。面向东南,长度因地形关系,前后不同,前约93米、后约74米、深约28米。西南和北面墙壁上刻有多处用水泥制作的"白云楼"匾额,建于1924年。原为邮政部门职工宿舍,鲁迅租赁了西侧第一道门2楼的1厅3房,于1927年3月29日从中山大学钟楼迁到这里居住。当年,鲁迅和他的好友许寿裳各住一房,许寿裳的女儿许广平和女工合住一房,会客厅在入门处。室内陈设简朴,椅子是竹制的。鲁迅的房子,窗户正对马路,房间摆满书籍。楼下西侧是走廊,面对东濠涌,以螺旋式楼梯通上二、三楼。

1927年初鲁迅到广州,住在中山大学钟楼二楼。不久,广州国民党反动当局,继蒋介石在上海制造的"四·一二"政变后,4月15日也进行了大屠杀。鲁迅的好学生、中共广东区委学委副书记、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毕磊也被捕,鲁迅极力进行营救未遂,后愤然辞去了在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蛰居白云楼写作。他拒绝了新权贵们的威迫、利诱以及特务的盯梢,以锐利的笔锋,写下了《可恶罪》、《小杂感》、《扣丝杂感》、《谈"激烈"》、《略谈香港》等著作,与这些狗狼之辈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于9月27日偕同许广平离开这里,前往上海。

鲁迅故居现尚保存完好。1979年12月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