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就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贸易往来,外贸发展好了可以带动经济发展,所以要采取措施,促进外贸的发展。以下是皮学网小编整理的促进外贸发展措施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促进外贸发展措施 一、强化贸关贸检合作 建立我市与上海海关的
从国际看:
一是世界经济呈进一步回暖态势。在各国宽松政策的刺激下,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有望进一步改善,整体经济复苏步伐将加快。IMF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平均将达到3.7%,增速比2013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将增长2.2%,新兴经济体将增长5.1%,有利于拉动中国出口增长。但是,世界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增长动力不足、发展速度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复苏进程很难做到一帆风顺。
二是美国经济将领跑世界经济,但缩减量化宽松政策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经过金融危机后的几年调整,美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所增强,复苏势头较为巩固。近年美国经济调整取得了实际成效,房地产市场持续向好,工业逐渐企稳,页岩气革命提升其竞争力,预计2014年美国经济将延续增长态势。美联储预计,美国经济增速为2.9%-3.1%。但是,由于美国经济数据向好,市场对于美联储收紧量化宽松的预期增强,缩减量化宽松可能导致流动性收紧,由此带来的利率上升将抑制房地产复苏,也会抬高消费信贷和商业融资成本,不利于私人消费和投资增长。此外,美国政府债台高筑,也潜藏着财政金融风险,可能拖累经济复苏势头。同时,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将引发国际资本流向发达市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压力减小,汇率双向波动可能性加大。
三是欧元区经济可望实现温和复苏,但薄弱环节依然存在。欧元区经济复苏持续,经济增速可望加快,有利于全球市场信心改善。但是,失业率居高不下、结构调整缓慢,使得欧元区经济增速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IMF最新预测,2014年欧盟经济增长率为1%,预示着欧元区经济只能实现缓慢复苏。
四是日本经济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增长后续动力可能减弱。为应对财政紧缩带来的经济下行风险,日本央行将继续推行超宽松货币政策,但政策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不能充分落实财政和结构改革,日本可能再度出现通货紧缩,导致央行持有债务增加,加剧主权债务与央行之间的联系,金融稳定面临显著风险。自2014年4月起,日本将实施消费税率由5%提高到8%,对消费增长可能形成抑制,引发经济下行担忧。日本面临着老龄少子化、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等深层次结构问题,即使政府采取相应的财政刺激政策,但受能源、资源进口成本上升、长期利率上涨、财政债务压力增加等因素影响,2014年日本经济增速可能比2013年有所下降。日本十大研究机构预测,2014年日本经济增长1%,比2013年低1.7个百分点。
五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将加快,但存在一定风险。美欧经济复苏将有助于拉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制成品出口国的经济增长。而美国量化宽松退出的影响、资本流动的冲击以及通胀走高等,仍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的潜在风险。此外,新兴经济体自身具有内在的脆弱性,普遍面临着较多的结构性矛盾,有的严重依赖能源资源出口,有的国际收支长期逆差,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当外部环境不利时,新兴经济体将面临经济波动、风险上升的形势。
从国内看:一方面外贸政策效果逐步释放,进出口发展具备一定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要素成本进入刚性上升阶段,企业承接外贸订单困难,外贸增长面临挑战。
一是我国经济增长仍将在合理区间运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将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我国经济增长释放要素新动力。国家2014年我国经济可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GDP增长将维持在7.5%-8%的合理区间。这对于稳定国内市场需求,促进进口增长,保持适度出口起到重要支撑。
二是外贸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政策,出台了调整出口法检费用和目录、加快出口退税、扩大信用保险支持和提高贸易便利化等一系列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将使出口企业成本压力得以缓解,企业经营负担有所降低,外贸企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三是企业发展信心逐步增强。反映制造业外贸情况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9.3%和48.2%,虽然比去年12月份低0.5和0.8个百分点,但制造业采购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1月份分别达到50.5%和51.3%,均位于临界点以上的扩张区间,表明制造业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逐步增强。商务部对1900多家重点外贸企业统计调查显示,近期企业出口订单有所恢复,企业出口信心指数上升到102.9,环比提高2.9个百分点。
从省内看,受外需疲软、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外贸运行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同时,保持外贸平稳增长的有利因素依然较多。
一是我省积极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加快推进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对外合作的质量水平,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建立完善开放型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为对外贸易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二是随着扩大内需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将陆续启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着力培育信息、养老、健康服务等消费热点,特别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内需潜力不断挖掘和释放,市场空间会进一步拓展;我省正在全力推进“两区一圈一带”建设,区域发展战略红利加速释放,将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后劲。
三是实体经济稳步发展,产业体系比较完备,转型发展步伐逐步加快,为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奠定了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我省将研究破解发展难题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会持续增强。四是外贸促进政策效应将继续释放,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的深入实施,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对外贸易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