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案例描述不是记录流水账,而只是对于非常典型的代表性的情景进行勾画。也就是说,案例是人们特别关注的焦点处的陈述。当然要具体简洁交代其焦点产生的背景条件和原委。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小学后进生转化案例
我班有一个学生叫邱__,说起这个学生没有人不摇头的。举个例子吧,有一次我发现值日生忘记关窗了,我正好碰到他,就让他帮忙把窗关一下。他的回答出人意料,他说:老师,我要回家了,你自己去关一下得了。”我说,“就分把钟的事,不会耽误你多少时间的。”哪知道他一边说:“会耽误的,老师。”一边背着书包飞也似的逃走了。后来我一查发现这天他就是值日生。想想吧,这样不受管束的学生,真让人拿他没有办法。
人天生就有一种惰性,如果放任自流,这种惰性会越来越严重,到最后不管谁的劝告都听不进去。针对这种可能性,我对邱玉明同学采取常谈话,多聊天,多叮咛,且亲自督促的办法,经常在他左右督促。只要让他做事情,就一定要让他做好,如果没完成好就一直督促到他完成、做好才摆休。久而久之,我让他做事情,他再也不敢偷懒了,而且慢慢地他在做事中找到了一丝乐趣,变得勤快起来了,不管什么事情,只要他力所能及的,都抢着做。大家都说邱__同学变了,变得勤快和乐于助人了。期末时,经过大家一致同意,邱__同学光荣地被评为“劳动积极分子”。拿到了他上学以来的第一张奖状。
邱__同学比较喜欢唱歌,在元旦汇演之前,他就积极报名,而且勤练苦唱,回家顶着压力对着电视机练声、对调,表现出少有的勤快。最后也取得了满意的成绩,拿到了他的第二张奖状。
邱__同学还有一个坏习惯,就是放学回家经常不带书包,很潇洒的样子。我知道这一情况后,每天都在校门口等他,一见他不拿书包就让他回教室拿。一回、二回、三回,慢慢地他就变得象样些了,每天都背着书包回家,回家作业也能做一点了。不管他的成绩如何,总之他已经变得有学生样了。
由于我经常与他谈心,两人的关系也变得比较随和了,他经常谈一些班级中的情况,这些情况作为老师一般是很难了解到的,使我及时掌握了班级的思想动态,从而对症下药,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