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为李唐皇室敕令修建。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创建慈恩寺。玄奘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了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识宗,成为唯识宗祖庭
各位游客:
到西安游览时,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奇特标记,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亮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巍峨破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距市核心约4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逝世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惠,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敕赐“慈恩”。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景致精美,为唐都长安最雄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雁塔旅行一番。
【慈恩寺―石狮子―钟鼓楼―大雄宝殿―藏经楼】
各位游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存在其余寺院瞠乎其后的显赫位置和巨大范围。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当初寺院面积的7倍。其修建金碧辉煌,装潢富丽富贵。慈恩寺现有面积32314平方米,约合48.5亩。
我们先来看寺院山门前这对英武的石狮子。说来也怪,个别外域传入我国的货色,老是先传入实物,而后才有依据什物创作的艺术品。而狮子落户我国,却例本地先传人狮子石刻艺术品,而后才有真狮子的呈现。大家晓得狮子是在东汉年间由波斯引入我国的,石狮子则是与佛教同时在两汉之际已自印度传入我国。狮子有护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认为“佛为人中狮子”,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狮子,称护法狮子。慈恩寺大门口,有4尊石狮对称地雄踞左右,里边凑近大门的两尊,不明白雕造于何年何时。东侧是雄狮,在戏弄脚下绣球。西侧是雌狮,脚边有一对小狮,称为母子狮。看来这些狮子也按照人们的习惯,以男左女右的序列摆放了。靠外边的两尊狮子,东侧一尊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雕造,西侧一尊是民国19年(公元1930年)雕造。这两对石狮高度在1.7米以上,每尊分量至少也在250公斤以上。奇异的是这两尊八面威风石制实心的硕大无朋,即便用手微微地拍打,也会发出似铜非钢的金属声,清脆悦耳,非常动人。各位游客,你能猜出这是什么起因吗?
走进寺院是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吊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锻造的一口铁钟,重15吨。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久长以来,人们都把“雁塔晨钟’作为关中八景之一,广为传播。但以往人们都认为“雁塔晨钟”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钟,实在此景指的是大雁塔,由于大雁塔这口钟重3万斤,是在大慈恩寺内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铸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钟搬入寺内的时光早100多年,上面还铸有“雁塔晨钟”铭文。
家喻户晓,普通寺庙都有大雄宝殿,慈恩寺也一样。它的大雄宝殿位于寺院中央高台上,初建于来日顺二年(公元1458年)至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曾予大修。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释迎牟尼三身像。旁边的叫法身像,西边的叫报身像,东边的叫应身像。释迎牟尼为佛教始祖,原是古印度迎毗罗卫国的王子,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前486年,大概与孔子同时期。三身佛东侧立有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迎叶;西侧立有其堂弟阿难,他待从释迦牟尼25年,也是十大弟子之一。两侧是十八罗汉和玄奘泥像。
大雄宝殿后是藏经楼,存有《藏文大藏经》等主要经典。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高1米多。殿内收藏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唐代青响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块。此石为蓝田玉山所产青石,敲之锵锵有声,清脆悦耳。
【大雁塔得名来历―玄奘与寺塔―大雁塔修筑及文物】
各位游客,咱们走出藏经楼,就能看到壮观宏伟的大雁塔。看到这座唐代建造,你们一定会又感慨又好奇吧?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此塔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
按照印度佛教传说,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正是菩萨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增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认为这定是菩萨显灵。他们就在大雁坠地处建造石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称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们天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内的第一任方丈住持。相传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有名高僧玄奘巨匠为安顿他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高宗容许,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当年三月动工,玄奘亲身监造,一年建成。依照印度佛教传说,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恰是菩萨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跟尚望着雁群喃喃自语:“本日增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必定不会忘却这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以为这定是菩萨显灵。他们就在大雁坠地处建造石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因而,佛塔又称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们做作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内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相传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师为安置他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高宗许可,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当年三月动工,玄奘亲自监造,一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