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路径: 皮学网 生活百科 健康 心理健康内容

心理健康的标准

作者:王玉娇 发布时间:2022-06-06 09:35:20 更新时间:暂无 阅读:19106 投诉 下载本文

三、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1999第四届中日专家"21世纪儿童心理健康展望研讨会"上,近百名中国专家和近40名日本专家云集申城,展望了21世纪的儿童心理健康,就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及需要,提出了几条心理健康的参考标准1

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最近,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有个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的、心智的和社会道德的完全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心理健康。WHO曾对心理健康作了一个定义: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基础上,将个人的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可见,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更是一种各方面都良好的状态。那麽对于心理健康,又有一个什麽样的标准呢?到目前为止,心理活动正常与否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判断标准。国内外心理学家,从不同行为表现进行观察,提出了不同的心理健康标准。

一、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标准:

1、社会适应良好

2、性格健全

3、意志健全

4、行为协调

5、反应良好

6、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7、注意力集中

8、思维健全

9、情绪稳定协调

10、心理防卫功能良好

二、我国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1、智力正常智力是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最最要的标志之一。

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情绪健康另一个重要标志是情绪的变化应由适当的原因引起。

3、意志健全。

4、行为协调。心理健康的行为协调标准,是指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表现在意识与行为一致,言行一致,即思想与行动是统一的、协调的。

5.人际关系适应。个人能正确对待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人际关系适应,对人的心身健康适应起很大作用。人际关系协调,达到了心理适应,使人产生安全感,舒适感,满意感,情绪安定,有益于心身健康。

6、行为反应适度。行为反应适度,指对剌激有相应的反应,不过敏,不迟钝。

7、心理活动特点符合年龄标准。心理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同年龄的人,其心理活动特点与其年龄的心理特征基本是相符合的,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8、“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基本相符。俗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即是说,人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所谓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身心状况的认席子识、控制、评价和自我培养、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等。

三、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1999第四届中日专家"21世纪儿童心理健康展望研讨会"上,近百名中国专家和近40名日本专家云集申城,展望了21世纪的儿童心理健康,就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及需要,提出了几条心理健康的参考标准

1.经常保持愉快心情,有幸福感;

2.符合年龄特点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

3.具有健全的人格,富有和谐的思想和习惯;

4.恰当的自我控制,行为符合常规和年龄;

5.能适应环境,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6.乐于交往,易相处,能得到社会的公认;

7.身体健康,智力正常;

8.能根据自身年龄特点,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