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相林,现任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他43年不改初心使命,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长的绝壁“天路”。下面小编整理,欢迎
CQDK全媒体:您是土生土长的下庄人,能回忆一下幼时的成长经历吗?
毛相林:我出生于1959年,出生后,母亲没有奶水,是集体食堂把我养大的。在那个年代,集体食堂也没啥吃的,村民们就用菜叶兑水喂我,这东西吃了也不长肉。大家都说我活不了,但还是一直坚持喂我。在那样的条件下,我最后还是活了下来,虽然个头小,但力气大,干活也不错。
CQDK全媒体:在下庄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毛相林:童年就是日复一日地劳作。我小时候很可怜,父亲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干不了活,我母亲身体也不大好。那时大家都在集体(生产队),靠挣工分吃饭,我家没什么劳动力,挣不了多少工分,自然就成了“缺粮户”,所以我小时候经常饿肚子。后来我长大一点,又是家里老大,底下还有4个妹妹,农活自然就落到我的肩上。从10岁开始,我就可以一个人放一头牛,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到山上放完牛再去上学,天天如此,就这样到了14岁,父亲病情严重了,我初中上了半年就不得不辍学回家。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在集体(生产队)劳作。
CQDK全媒体:小孩都比较贪玩,您有没有趁着干活间隙偷偷跑出去玩的经历?
毛相林:没有,从来没有过,我干活都是从天亮干到天黑。我把劳作当成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因为如果我不去做,就没有粮食吃,全家的生活就更困难了。我认为后来修路,也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那时大家都说这件事很难,但再难我也要坚持去做,因为如果不修路,下庄就永远没有出路。
CQDK全媒体:这样的成长经历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毛相林:我是自小就吃过苦的人,懂得“辛苦才能讨到饭吃”的道理,所以一直能吃苦,成熟得比较早,做任何事对自己的要求也高。过去饭不够吃,我饿着肚子也要去干活,现在吃得饱、穿得暖,还有什么事情干不成?只要回顾过去,想到当年的经历,我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感到害怕。
CQDK全媒体:您刚才讲到村民们在集体食堂一起努力把您养大的经历,让我想到您曾经说过下庄人特别团结,有没有发生过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
毛相林:有很多,印象最深的是我父亲去世那年。我记得那年下了很大的雪,厚厚的积雪把柏树都压断了。我们下庄是很少下雪的,因为它在坑里,海拔比山顶低了1000多米。我父亲去世时就下着大雪,特别冷,家里正好又没柴火了,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村民们陆陆续续来到我家,他们冒着大雪,都是来送柴火的。那天全村的人几乎都来了,一家送一点,柴火堆了很多,我家烧了两年才烧完。这件事我记了一辈子,为什么印象这么深刻呢?因为下庄没路,煤炭运不进来,所以村民们只能烧柴。你不知道,下庄人砍柴有多不容易,得上山里砍,很危险,我们这里每年都有人因为砍柴去世,所以那些柴火是村民们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他们那样支持我,我又怎能不时时刻刻把老百姓放心里呢?
CQDK全媒体:下庄人一直这么团结吗?
毛相林:在我看来,下庄人一直是紧紧团结在一起、不分你我的。我再讲一个小故事,以前村里穷,乡亲们都没有好衣服穿,村里有一户相对比较富足的人家,他有一件好衣服,其他村民如果要出去到亲戚家参加宴席,都会来他这儿借衣服。他这件衣服,很多村民都穿过,你说这是不是不分你我?正是因为下庄人有这种团结精神,所以修路那会儿我一组织,全村人都来了。
CQDK全媒体:下庄人这种血脉相融的感情,是您一直扎根于此不懈奋斗的原因吗?
毛相林:是这样的。不瞒你说,年轻的时候我也到湖北省宜昌市打过工,但干了两个月就回来了,不是外面不好,而是村里给我写信,说需要我,让我回来。以前,总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出去打工挣钱,我每次都说我肩负着责任,如果我丢下老百姓出去了,就是对党不忠,对老百姓不负责。我们这个地方虽然穷,但是再穷我也要想办法让它变好,带领老百姓一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