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乡村教师群体在教育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先进乡村教师事迹材料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先进乡村教师事迹材料范本1我叫赵秀娟,是林西县官
在肥东县大魏村旁的一片田野间,一栋黄色外墙的两层教学楼格外显眼,这就是“最美乡村教师”陈万霞创办的阳光小学。这座全国首个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虽然设施简陋,却给了留守儿童一个温暖的家。“它把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进行整合,虽然处在偏僻乡间,但功能是极为突出的。”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贺懋燮如此评价道。
生日会让孩子敞开心扉
陈万霞把每个留守儿童都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我就是他们的妈妈。”为了让孩子把学校当成家,陈万霞把学生们的生日都记下来,然后在每个月的月末,为在这个月过生日的孩子们集中开一个生日会。生日会上,孩子们围坐在教室里,“寿星们”吃着陈万霞买来的蛋糕,台上同学们表演自编的各种小节目。给孩子们过完生日后,陈万霞还不忘给这些孩子远在他乡的父母打电话,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爱。
通过集体过生日,陈万霞让留守儿童把学校当成了自己温暖的家,也把她当成了可以信赖的倾诉对象。“孩子们有什么事都会跟我说。”陈万霞相信,最好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即使物质匮乏,但只要有爱,孩子们都可以有快乐的童年。”
除了教知识还要教做人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不少留守儿童变得封闭,内心脆弱而敏感。“对于这个特殊群体,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比单纯地教他们知识更重要。”为了培养孩子们健康的性格,陈万霞敦敦教导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曾经有一个留守儿童,与在外打工的父母生疏,只愿喊陈万霞“妈妈”,却被她一口回绝。陈万霞一方面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交流沟通,另一方面教育这位学生:“父母在外打工是为了给你创造更好的生活,你应该体谅……”
虽然阳光小学硬件设施简陋,但在陈万霞和老师们的辛勤工作下,这里的留守儿童们一点也不比别的学生差,无论是体育、美术、舞蹈还是文化课都多次在乡、县、市获奖。
担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
“看到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们,我就心疼,怕他们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做人。”在与陈万霞的交谈中,她这样告诉记者。“但她的定位是非常准确的,她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力图打造全国知名的留守儿童之家。”合肥市教育局局长方东玲说。“可以说阳光小学具有示范作用和意义,它主动承担起教育留守儿童的社会责任。”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评价道。据了解,我省有1600多万未成年人,其中有400多万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阳光小学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目前,合肥市已经在全市范围内,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