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学校继续教育工作中,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观念、专业知识、理论水平、教育教学方法、科研能力、管理能力。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努力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大力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充分调动我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命化育人方略”为指针,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为核心,加大校本培训力度,全面构建管理规范、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敬业奉献、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为促进全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提供师资保障。
二、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1、领导小组
组长:熊光明
副组长:喻昭明刘国军
成员:傅佑初喻朋军谢果成
各校校长(潘跃虹、谢果成分别为小学、初中继教专干)
2、辅导员
◆小学:
语文:周奇志祭粒波数学:易红辉熊利英
英语:李春品德与社会:潘跃虹
◆初中:
化学:杨芳物理:雷容辉数学:廖旭荣
政治:光必文地理:钟秋香生物:廖爱周
语文:程朝晖历史:谢果成
师德师风:彭波周亚平喻昭明程得湘
专干及辅导员职责:
◆专干:
①负责小学、初中校本培训教研的组织;
②负责小学、初中校本培训教研的记载;
③负责小学、初中校本培训研究、学科讲座及资料整理;
④负责中心学校布置的继续教育的其他工作。
◆辅导员:
①代表中心学校及时参加县分科学科的培训及研讨;
②按中心学校或学校安排组织学科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教研工作;
③上学科辅导课。
三、工作目标
1、创县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出县经验;
2、中小保、中学创县校本培训示范校,力争出县经验;
3、教师学历、技能培训创县优;
、教师考核、聘任稳步推进;
5、全面实施“读书工程”,教师演讲赛及读书知识竞赛获县奖。
6、教师课堂教学及技能竞赛进县优。
7、“生命化育人”出县经验。
四、工作要求、措施
1、加大教育,强化管理,提升教师师德水平。
加大师德教育力度。把教育建设摆在教师工作首位,重点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奉献精神及政策法规、健康心理教育,进一步增强教师的科学人文素养和依法执教的自觉性。一是组织骨干进行培训;二是开展“我的教育理想”的学习、讨论;三是开展“爱和责任”师德师风学习和讨论;四是组织“三优”评选,树典型,营造师德建设风气;五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完善和强化校本培训,营造书香校园,实施教师读书工程,全面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努力建设和谐的学习型学校。
以校为本,因校制宜,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及教师资源,开展校本培训。一是各学校要依据上级精神,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二是各学校要确定好校本培训的内容(教材)、时间、主讲人(辅导员、骨干、学科带头人及外请专家)及校本教研专题;三是各学校要选准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模式(可自行创新),搞好过程管理,形成特色;四是各校在培训过程中要搞好各项个案管理及追踪,使培训出实效;五是各校要大力倡导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新一轮的读书活动,建设学习型、知识型、研究型学校,使教学成为学习型、知识型、研究型教师,年终进行评比;六是要求教师读专著,并做好一万字以上读书笔记;七是组织教师搞好学科和德育工作的个案分析及教学反思,每月一篇,11月份进行教学故事、教学个案评优、辑册;八是组织教师制定个人培训计划(个人成长规划);九是各校以校为单位统一好笔记本(两本);十是各学校定期搞好督促检查,资料管理。
3、积极开展情智课堂的研究。
一是校长带头讲课,进行研究;二是全员讲课研究,共同提高;三是开展读书、设计、情智课堂系列竞赛活动。
、广辟培训门路,构建立体培训网络。
一是充分利用校内、乡内资源搞好校内培训;二是积极送培;三是鼓励教师自觉走出去自我参培;四是开辟网络培训渠道;五是利用地域资源与一中、资源中心、教研室、金海构建培训立体网络;六是聘请专家、学者来校培训。
5、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培训实效。
一是加强对校本培训、教师业务学习的考核,其成效将作为学校评先、教师评先晋级、聘任的重要条件;二是进一步完善教师业务学习台帐;三是评选校本培训先进学校;四是评选校本培训学习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