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次的从严治党学习,要建立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立好制度,守住规矩,让敬畏制度逐步成为我们的价值导向、思维习惯和文化追求,在此分享心得心得体会总结。下面是皮学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从严治党心得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订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这在我们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制度化方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把加强党的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抓住根本、找准关键,祛病疗伤、激浊扬清,让管党治党“严”出必行,落地生根。
纪律须“严明”,向违纪者出“黄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的以来,在中央纪委对周永康、令计划、赵少麟等人开除党籍的通报中,均出现了“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字眼。一些通报还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情形进行了具体描述,表明党中央对违反纪律的坚决态度和决心。讲纪律、守规矩,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要求。党的以来,中央出台或修订党内法规已达50余部,此次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两大党内法规,必将进一步扎紧“制度之笼”,推动落实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铁矩”落地,须“通电”,须不折不扣的执行,让“触电者”受“惩罚”,向违纪者出“黄牌”,促使党员干部树立规矩意识、增强纪律自觉,筑起纪律和规矩的“坚固防线”,坚决在法纪之下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始终做遵规守纪的表率。
腐败须“严惩”,向腐败者亮“红灯”。“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对于绝大部分官员来说,中央对腐败的高压态势已经让他们感到如芒在背,为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但是,也有部分官员依然不知收敛,依然进行“暗箱操作”,甚至“变本加厉”,有的地方还出现“塌方式腐败”的现象,让人不寒而栗。腐败问题,是党内最大的政治毒瘤,必须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向贪腐之人亮“红灯”,坚持有腐必反、除恶务尽,下力气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必须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不变、反腐坚定决心不减、腐败惩治“尺度不松”,始终高悬“反腐利剑”,让违规违纪者“赔了夫人又折兵”,付出承受不起的惨痛代价,彻底堵住不正之风的暗道、腐败滋生的通道,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责任须“严实”,向推责者划“红线”。“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管党治党,是党员干部最根本的政治责任。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到《准则》和《条例》出台;从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试水,到领导干部损害生态环境行为追责;从核查干部人事档案“大体检”,到清理“裸官”“吃空饷”hellip;hellip;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各条战线,这也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划出了“红线”,要求各级党委及其书记必须肩负起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进一步深化“责任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就做不到从严治党”的思想认识,将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主动把责任记在心、扛在肩、抓在手,推动党的各项事业无往不胜。
扬帆起航,正当其时。六中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必须在纪律规矩、反腐倡廉、责任落实上“严”出必行,才能真正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地生根,在永不停歇的赶考路上书写崭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