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残疾人文化,承载了人类社会自强不息、互助友爱、扶弱助残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
“十二五”残疾人教就工作任务艰巨繁重,如何紧扣以残疾人为本这一主题,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主线,推动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创新发展,依然是今后五年需要做好的重大任务。
一是要把残疾人就业优先作为教就工作的优先战略予以重点推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和要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所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残疾人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的基础和条件,既是康复、教育成果的归宿,也是残疾人脱贫致富的根本,更是享受各种社会保障的前提和支撑。残疾人就业问题解决得好,残疾人能够实现相对稳定充分的就业,生活有保障,收入有来源,参与社会有基础,不仅能有效带动残疾人教育、扶贫、社会保障等工作的开展,对于促进残疾人整体状况的改善和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促进残疾人就业,要重点将大中专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困难残疾人放在突出位置,加强职业培训,鼓励自主创业,提高服务能力水平,持续开展就业援助和就业服务活动,多层次满足残疾人就业需求,努力到“十二五”末,实现残疾人基本充分就业,就业规模明显扩大,就业稳定性显著增强。
二是要把扩大覆盖面、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建立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教就工作的紧迫任务予以安排。过去五年是我国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和政策出台的高频期,这种态势仍将持续贯穿于整个“十二五”时期。如果不能及时关注和跟进,不能将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纳入其中并给予特别安排,不仅仅会造成我们工作的被动,更主要的是广大的残疾人权益的受损。因此,各级残联组织要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研究和实践探索,制度建设仍然是基础和关键,即使标准不是很高,只要形成长效机制,仍可以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保障水平。目前,一些省市在残疾人专项补贴制度方面取得了突破,对其他省市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促进作用。各地要在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制度的同时,坚持扩大覆盖面,确保广大城乡残疾人普遍得到应有的制度性保障。
三是要继续以主人翁的态度,把促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平等教育作为残疾人教就工作的长线任务予以部署。教育是帮助残疾人获得解放的根本,也是残疾人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关键和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更是衡量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残疾人状况的重要标志。不容置疑,发展特殊教育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但各级残联组织同样责无旁贷,同样是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责任人。朴方主席多次指出,残疾人教育是抢救未来的工作,做好残疾人教育工作要有特殊的感情和认识,要有紧迫感和前瞻性。目前,我们对特殊教育研究得还不够,推动特殊教育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还不高。大家要牢记朴方主席的教诲,切实转变作风,加强对残疾人教育的研究,以主人翁的精神和态度,担当起促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平等教育权利的责任来,积极发挥作用,使特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特教师资队伍建设、残疾人接受义务教育普及率、高中阶段以及高等教育入学率都能得到一个大的发展和提高。
四是要把加快提高农村残疾人的保障和服务水平,增加家庭收入作为未来十年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的核心予以强调。国家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推动扶贫开发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完善贫困人口瞄准机制,将重点放在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上来。新十年纲要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具体到残疾人扶贫,首先是要在实现两项制度衔接的工作中,突出对农村贫困残疾人的保障,通过“四保一救”的落实,使农村残疾人在生活、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方面普遍得到最基本的保障。其次,通过丰富和创新扶贫手段,强化扶贫基地、扶贫项目的带动作用,在扶贫开发中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稳定提高残疾人家庭收入水平,不断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问题。
五是要把深入实施好阳光家园计划作为教就工作新的平台予以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虽然开展的时间不长,但也绝不是阶段性工作,而是要长期坚持并成为残联工作一项重要业务来发展的。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的宗旨和目的,是要帮助解决城乡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能力较弱的智力、精神及其他重度残疾人的托养需求问题,同时也是中国残联从打造残联组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开展残疾人公共服务和公共事务管理平台和载体的长远发展所做出的战略部署。阳光家园计划作为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支撑项目,对带动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努力将项目资金转化为高效规范的日间照料服务、机构托养服务和社会化购买服务等,避免变为残疾人生活救助金。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将残疾人托养服务打造成以日间照料和专业机构为主,展现教就部门和残联组织服务残疾人的平台和载体,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的进程中,拓展和确立残联组织在残疾人服务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发挥在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六是要把加强统筹,相互促进,作为发挥好教就工作各项业务整体优势的自觉行动。教就工作各项业务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教育可以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就业可以帮助残疾人获得社保、脱贫解困,社会保障和就业、扶贫相互关联,所以说,教就工作各项业务只是形式上的分工,其实质仍然是统一的,需要形成统筹协调,相互推进的有机整体。中国残联教就部目前已经形成较好的工作机制,各个处之间既有分工,又相互合作,就业工作还与相关直属单位建立起例会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共同研究工作,统一部署推进,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密切了业务联系,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各地也要按照新宪书记的讲话要求,强化队伍建设,理顺业务关系,形成工作合力,高效推动教就工作各项业务统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