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学习《条例》,是提高党员自身素质和工作责任的要求,也是便于对党员进行规范管理的重要举措,下面是皮学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党员学习《条例》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党员学习《条例》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干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指出干部人事档案是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干部和评鉴人才的重要基础,对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具有重要作用。《条例》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有关要求,扎紧规矩制度“笼子”,将干部人事档案真抓真管、严抓严管、常抓常管、全程监督落到实处。
职责明确,确保归档材料精准。《条例》提出了5项工作原则,其中一项分级负责、集中管理划定了档案管理的职责,也是首次明确提出。根据《条例》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人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内容建设,严肃填写,严格审核,确保归档材料的真实准确。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也要结合实际,依照《条例》精神制定完善配套制度、细化有关措施,将《条例》各项要求落细落实、落地见效。
纪律严明,确保管理环节规范。干部人事档案包含了建立、接收、保管、转递、信息化等管理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作了明确规定,确保环环相扣、相互印证。《条例》还主动适应新时代顺应新要求,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安全、便捷、共享、高效的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让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融入信息时代特征。同时《条例》针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十一严禁”的纪律要求,划出工作底线,标明工作禁区,竖起警戒栏杆,杜绝了干部人事档案出现“年龄越填越小、工龄越填越早、学历越填越高、身份越造越假”的种种怪相。
使用严格,确保选人用人准确。干部人事档案是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干部的基础数据源,真实反映了干部在政治品质、道德品行、思想认识、学习工作经历、专业素养等全方位情况,有效确保党在正确选人用人上更加精准,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条例》还专门明确了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范围,工作要求和程序,利用方式主要包括查(借)阅、复制和摘录等。对干部人事档案审核范围、内容和问题处理等进行了规范,全面落实干部人事档案“凡提必审”“凡进必审”“凡转必审”要求,进一步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监督到位,确保人事档案权威。《条例》明确规定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巡视巡察机构,下级机关(单位)和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职责,构建上级监督、自我监督、内部监督、其他部门监督、社会监督等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监督体系。《条例》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并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处理等作出规定。所谓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只有让人事档案成为选人用人的“带电高压线”,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等问题存在的土壤和条件,树立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基础。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好《条例》,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严谨细致的作风、严格规范的操作,切实发挥干部人事档案的服务功能,为从严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干部提供基础保障,为新时代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