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路径: 皮学网 范文大全 工作计划 销售工作计划内容

超市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作者:李平 发布时间:2025-05-28 18:25:06 更新时间:暂无 阅读:0 投诉 下载本文

计划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活动作出预想和安排的一种事务性文书。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超市销售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大家喜欢!超市销售工作计划范文120__年上半年全体员工在市领导的关心、各职能部门大力指导下,不断深化集团公司环节控制、流程管理的工作思路,以经营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规范管理为保障不断完善、提升,逐步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成为当地消费者公认的购物首选场所。20__年上半年,我们共完成商品销售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回顾上半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半

超市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一、超级市场定义:

实行自助服务和集中式一次性付款的销售方式,以满足消费者对基本生活用品一次性购足的需要,并普遍运用大工业的分工机理,实行对零售经营过程和工艺过程专业化和现代化的改造,普遍实行连锁经营方式的零售业态。

二、超市的发展历程:

超级市场诞生在美国,并且是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条件下诞生的。1930年美国人迈克尔?库伦开设第一家超市—金库伦联合商店。

目前全球零售业三大巨头分别为:沃尔玛,家乐福和麦德龙。

在中国,超市最早源于80年代自选商场的诞生,91年上海联华超市在一居民区开设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超市。90年代中期超市发展热席卷全国。武汉市的超市正是在此时开始发展,目前遍布武汉三镇的大小超市已达2000余家。

三、超级市场的划分

超市多样化的驱动力:更好的抓住顾客,满足不同顾客的特定需要是零售也考虑的首要问题。以超市的店铺面积和经营的商品种类这两个要素划分,可划分如下类型:

低价商品的

商品种类多

品牌商店的

商品种类少

限定商品的特卖

专门领域的超低价销售

根据目标客户不同可化为:

1、传统食品超市,功能与特点:面积300—500平米,经营一般食品和日用品是超市的最初原始模式。

2、标准食品超市,功能与特点:面积1000平米,增加的

生鲜食品达到营业面积30%--60%。

3、大型综合超市,功能与特点:面积2500—5000平米,

有相适应的停车场,是标准食品超市与大众用品商店的综合体。可满足消费者基本生活需要的一次性购足。

4、仓储式商场,功能与特点:面积10000平米以上,有较大规模的停车场,实行储销一体,低价销售,提供有限服务并采取自我服务销售方式的零售业态,实现对法人和个人会员实行低价销售。

5、便利店,功能与特点:面积80—100平米,具消费的即时性,小容量和应急性的特点。综合银行,邮电,书店,快印,快餐,药店等功能,24小时营业。

四、超市商品策略1—商品定位与管理

不同业态超市的商品定位:

1、传统食品超市的商品定位:以经营食品及日用杂品为主,食品占全部商品构成的70%以上。

2、标准食品超市的定位:食品占全部商品构成的70%左右,但生鲜食品占全部食品构成的50%。

3、大型综合超市定位:在标准食品超市经营生鲜食品和一般食品日用品基础上增加百货类商品(服

装,鞋帽,家电)而形成的超市业态,食品与非食品各占商品构成50%左右。

4、仓储式商场的商品定位:与大型超市相比,其经营方式多采取批发配售方式。目标顾客多为中小业主,企事业单位,多实行会员制。

5、便利店的商品定位:主要经营即食,即饮,即用商品,如碗面,饮料,香烟,杂志及便利服务项目。

20商品(主力商品)的选择与保证。

1、20-80原则

2、20商品目录调整:因季节,供货因素,消费需

求变化而调整。

3、20商品保证:通过6优先保证20商品发挥重

要作用。即采购优先,采购资金优先,存储库位优先,配送优先,陈列优先,促销优先。

五、超市商品策略2—采购管理

中央采购制度与分散采购的区别

连锁超市公司采购业务的组织机构:

连锁超市公司采购业务流程:

采购业务谈判的内容和合同履行

1、谈判内容:

a、三项制约文件:商品采购计划,商品促销计划,供应商文件。

b、内容:商品,数量,送货,退货,促销,付款条件,价格及价格折扣优惠。

2、合同履行:a.订单b.质量监控c.付款()

六、定价策略:

统一的定价政策:

1、统一的定价政策是连锁经营的重要内容

2、统一的定价政策不是“统一的价格)

3、体现商品“总体经营”原则。

定价方法:

1、品种别定价法:一类带来利润;另一类是适应“一次性完成购买”条件的企业形象商品,该类商品反映价廉,省时,便利形象。

2、高周转率商品的定价方法:

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在超市中有时现金流量贡献率超过利润贡献率而成为企业第一位的利益目标。

3、折扣定价法:

分为:a.一次性折扣b.累计折扣c.季节折扣d.折扣等。

七、促销策略:

促销及其分类和作用

1、定义:超市促销是指超市通过在卖场运用各种广告媒体向顾客传递有关商品服务信息,引起买方行动而实现销售的活动。

2、分类:

A、从沟通方式划分,可归纳为两大类:单向沟通式,如:特价,优惠券,赠品促销等;双向式沟通,如:意见征询,有奖答题等。

B、从作用效果划分:产品入市促销和巩固重复购买促销。

促销对超市的作用:

1、促销是达成大份额销售量的主要手段。

2、促销是开展竞争的利器。(刺激购买,消化库存)。

3、促销是反映连锁超市公司活力的显示器。

促销的误区:

不适当的促销,特别是降价或变相降价是促销的危害,是对品牌的伤害,表现在:

1、降低品牌的获利能力。

2、增强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

八、营销控制

采购控制由一个指标体系考核采购人员并对采购进行细化控制包括如下指标:

1、销售额指标。

2、商品结构指标(为了体现业态特征和满足目标消费者需求度的指标)。

3、毛利率指标。

4、商品周转天数指标。

5、通道利润指标。

6、新商品引进率指标。

7、商品淘汰率指标。

核算本来就是一种控制手段。连锁超市由于竞争的需要,要求建立一种适应频繁价格变动的核算制度。两种核算制度的比较:

由上可知单品进价核算制度的利益所在:

A、在日常运作中,商品的频繁变价,打折已成为商家促销的主要手段,单品进价核算可以省去商品变价的财务核算过程,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B、通过该核算制度可将资金运作情况及经营状态及时反馈给决策者,是细化管理。

付款的控制:

1、付款期限的控制

2、付款审核:

在确定对供应商付款后,还需财务的付款审核:

A、审核供应商的开票价与合同价是否一致。

B、审核发票是否规范

C、审核发票价格

D、审核厂商的费用是否预扣下来。

E、审核厂商的退调商品是否得到退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