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景观设计学习,将建筑和园林布局、环境绿化结合起来,使建筑空间与园林空间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是我们制作园林效果图时自始至终的观点。下面是皮学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景观设计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景观设计学习心得 带着
我是一个理想的务实主义者,我相信理想,也相信人只要有了理想,就能够不停的进步.我相信景观设计能够从商业的角度取得成功,学生时代我就作好打算,我一定要在社会上打下一片自己的天空,我要做最好的景观设计,开最好的景观设计公司.基于这个理想,我很努力,基本做到了正式毕业的时候,就开始担任项目负责人了,对每一个项目我都尽全力去负责好.曾经有一次连续工作了50个小时.所长看到我这么卖力,感动之下随手拿了一千大洋给我,但是当时的情况下,人对外界已经基本没有什么感知能力了,没有任何惊喜的情绪.
当时我的工资是这样发的,每个项目按照提成算,每个月基本工资1800,有些人1200,每季度发一次季度奖,3000到5000不等,到年底各个项目总的算一遍,把剩下的钱了解.这个制度表面上似乎很好,但是我们的艺术家型所长对金钱管理没有任何概念,操作起来出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正式工作做了大约半年的时候,公司的管理已经进入极其混乱的状态.效率极其低下,员工疲于奔命,当时开始就考虑自己的创业了.这个设想一直考虑了半年多,才正式开始实施.我是浙江的一个大学毕业的,学的是园林艺术设计,当初报这个学校跟专业的时候,是我的美术老师介绍的,我其实根本没有经过任何的思考,甚至父母都不知道我报了什么专业,被他们批了一顿,但是他们也没有办法.
刚进了学校的时候经过了一阵迷茫期,不知道园林跟景观到底是做什么的.看到人家看建筑的书,我也看了,看到人家看平面的书我也看了,那个时候看书看的很杂.在学校我是一个很不用功的人,基本上什么都没有做,课也不大去上.说实话我学只用心学了两样东西,一个是设计理论,另外一个是软件技术(事实证明这两样东西对我今后的工作起到决定性作用).其余的时间就是打游戏,看碟片,发呆.
从大二开始我还是老样子,只是到处去找实际东西做,但是园林基本不涉及,我做了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甚至画过插画、漆画,反正有关设计的我都尝试了一点,现在看来当时做的东西蛮幼稚的,也挺有趣.前三年基本这样混混耗耗的度过.
总的算来我在这个公司呆了一年半.总结一下公司的优点是,时间上不严格,所长很有才气,能够从他身上学到一点艺术式的景观设计.缺点就是,公司谈不上任何管理,一团糟,效率低,拖工资,信用低,无法沟通.
接下来是我将近一年的创业期,那一年我可以说做了很多事情,总感觉那一年过的特别长hh真TMD长hh
一开始我跟我的一个同事一起挂了个所,自任所长跟设计总监,找了几个实习生,找了一个场地,自己设计装修了一下,花了蛮多钱的.一开始还蛮高兴的,觉得终于可以开始为自己打工了,而且当时自认为自己做的并不比原来公司做的差,很拽了.当时确实做了一点点东西的,赚了一点点钱.后来就没有项目了,两个合作人内部出现了矛盾,我并不想详细说明是什么矛盾,这些都已经过去了,不提.我们合作了大约三个月,结束合作.当时觉得我们还太嫩太嫩了,需要学习的东西多着呢.有人问我是否对这件事情后悔,我说当然不会后悔,我始终相信年轻的时候有冲劲是件好事,年轻时的挫折对以后仍然是一比财富.
这个经历让我总结出两条经验,一条是事业的合作人一定要非常非常谨慎的选择,包括人品、能力、成熟等各个方面;另外一条是,一旦你选择好事业伙伴之后,你一定要非常非常的信任他.总结一下这段经历,我失去的是金钱和时间;但是得到了经历、经验、体验,还得到了一个值得信赖的属下(这个以后会讲到).我觉得我是不亏的,我得到了很多.
在此之后我转行了,开了家店.这件事是跟我的女人一起做的,当时她正好碰上事业的空挡期,我当时也对园林这一个行业心灰意冷,当时就在想,索性干点买卖算了,虽然赚的钱比做设计少,但是行行出状元嘛,而且做设计想拿一点钱还真麻烦,开家店是直接现金送上手的,多方便啊.于是,我们就开始做调查,找店面,设计商标,说服家里拿了一点钱,就开始搞起来了.可惜的是失败还是很快来临了,我靠,又只有三个月.
问题在哪里?问题就在于隔行如隔山,拿自己最弱点跟人家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人比,怎么比?
接下来我又做了一个学期的大学老师,外聘的那种,教的是室内设计,现在的大学真是,没有老师乱找人,找到我头上来了,我想来想去只能教给那些学生我最擅长的东西,软件.我把我的一些对设计的理解,并且把一些实际操作中的技巧都教给他们了.其实一开始,学生还是不大认同,觉得我看上去比他们还小呢,能够教会他们什么东西呢,但是到后来他们对我教的东西还是很认可的.
其实这一年我干的最重要的事情是看了很多书,不仅是设计上的,包括管理上,创业上,在跟我自己的实际经历结合下,对很多东西都有所领悟.这一年虽然是挫折重重,总共亏了十万,但也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年.
今天继续谈我的经历,在杭州呆了总共两年左右时间,我有一种挫败感,杭州真是一个令人伤心的地方,当时觉得杭州的西湖是天堂,西湖以外的地方是地狱.我决定逃离这个鬼地方.我又开始找工作了,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同济大学的一位教授打来了电话,要我过去.
经历了两年历练,我感觉自己能够稍微展现出一种老到而有气度感觉,我们见面谈的时候,似乎不像一种招聘与被招聘的氛围,而更像一种聊天的状态.我没有告诉他我一年的创业经历,而只说自己有设计院的经历,怕他感觉出我目标太大,留不住.国内的老板都是这样的,就怕自己的员工太有野心,怕到时候对他不忠心,或者跑到竞争对手那边去;我觉得其实一点关系也没有,如果有一个有野心而又很诚信的员工进入你的公司的话,那是天大好事,有野心的员工会很努力,如果你给这样的员工足够的发展空间的话,就能够对你产生极大的帮助,即使人家要另立山头的话,以后也会在很多事情上跟你合作,互相帮忙.我当时把自己的作品给他看了一下,他很满意,就这样我就进入了他那家公司,他给我一年10万,先试用一个月.
第一个月试用期拿了2500,他原来说要给我3000的,当时不知道昏了头还是什么的,居然说,不用那么多的,就给2500吧,我靠,估计他心理也在想,你个傻冒,给你钱你还不要.第二月谈基本工资的时候,我说基本工资要高点,最好在3500到4000,他忧郁地瞟了我一眼,说,好吧,就给你3500!
这个教授总体来说是很年轻又很牛叉的一个人,他有很深的同济背景,他的学术风格也带有典型的同济特征,在景观设计上更注重宏观控制,注重理念、文化、说法、核心、实质;而轻创新、美感、表现.说老实话,我刚看到他们的作品的时候,觉得实在太烂了,NND这么难看的东西居然也拿的出手?因为我是学艺术出身的,更注重景观形态的美感,更注重表现形式的创新;但是后来发觉真的不是这样的,美感或者艺术感只是景观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大型景观或者规划型景观,不仅仅靠美感就能够解决的,它有太多的影响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功能因素、文化因素、建造者因素、使用者因素等等.
公司在管理上要比杭州那家好的多了,很少加班,工作效率很高,中国大陆的景观设计起步,事情安排很有条理,公司运营成本非常之低廉;只是氛围不大好,大家坐起一起都不大讲话的,很安静.
我后来了解了一下,公司里的其他普通员工工资比我低多了,基本介于2000到3000之间,没有任何其它补助,跟我差不多水平的只有大约三个人而已,一个是原来的设计负责人,另外一个是施工图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