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路径: 皮学网 范文大全 演讲稿范文 综合演讲稿内容

治理“微腐败”问题工作心得

作者:张洪 发布时间:2025-05-22 15:10:11 更新时间:暂无 阅读:0 投诉 下载本文

治理微腐败问题是建设清廉党政党风的重要基础,下面是皮学网小编精心整理的治理微腐败问题工作心得,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治理微腐败问题工作心得 有句话讲:一文虽微,能污清白人格;万金价昂,难收公道人心。这是廉洁,是廉政,更是我们

治理“微腐败”问题工作心得

“我明天不回去了,丫头。明天上午九点去乡里整理贫困户表册,剔除表中间党员干部名单,同十八位帮扶队员,共三十人一同去办理。”这是一位73岁仍坚守在基层一线岗位的老党员干部回复她回家探亲孙女的信息。简单的话语直抵心底,不逊于党员警示教育案例中小贪巨腐的震撼力,这就是老党员干部心系群众、奉献自我的生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精神魅力。

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党员干部具有精神魅力和生命力。无论是把反腐倡廉提到生死存亡的新高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一边扎牢制度篱笆、一边剑指沉疴顽疾,还是“苍蝇”、“老虎”一起打,这些彰显党要治党、管党决心的举措,都将增强党员干部形象的魅力和生命力,正是这魅力、生命力把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

腐败问题的出现是将想腐败的心理付之行动的结果,无论官职大小,都想从老百姓的利益中分一杯羹,从而滑向违法乱纪的深渊。这种心理和行动,不断腐蚀党员干部思想信念,使其淡化党的观念,漠视党的纪律,降低政府公信力,“微腐败”更是从细微之处蚕食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底线。当前阶段,拒绝腐败倡导廉洁之风,实现“干部清正”是大势所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微腐败的重大危害,拒微腐倡廉风。反腐倡廉、防腐拒变是新形势下的重中之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老虎”,打“苍蝇”,开展区县“微腐败”专项治理,是治理腐败、修其枝叶、砍其树干、动其土壤、拔其根基的必经过程和转变。

“微腐败”,“微”在层级,“危”在民心。“微腐败”主体较广,遍布普通基层权力岗位,与广大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主要表现为工作“庸懒散浮拖”,为民感情淡薄,遇事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追求利益、以权谋私、吃拿卡要;尤其容易把“人情观念”变为“人情腐败”。我们作为基层岗位人员应主动担责履职、对照“微腐败”特点,从严自我管理,接受群众监督和上级监管。“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拒微腐、倡廉风要从细节做起、从我们每个基层党员干部做起。

提升党性修养是拒微腐倡廉风的内在约束力。居庙堂、存高远,先立德,有德才能信服于人民。党性修养即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德行”,党员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奉献,不动摇思想信念,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救人民于水火。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必须立足当前实际,自省其身,认真思考自己是否在理想信念、党性原则、革命精神、思想作风等方面的问题,拒腐拒变。

牢记党纪严于国法是拒微腐倡廉风的坚实防火墙。道私者乱、道法者治,党员干部需认清自身肩负着特殊政治责任,党规党纪的要求理应严于国法对普通公民的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纪法分开、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是对党员干部的更高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就是将党规党纪成为党员不可逾越的底线,守住了纪律就远离了违法犯罪。

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是拒微腐倡廉风的心理防线。党员干部的价值观不仅关乎金钱,更在于保持自身品行和人格的价值,价值观有偏差就容易滋生腐败思想,一些党员干部一味追求金钱和个人利益,不谙其道,看似积极进取,反而断送大好前程。每位党员干部都要有清醒的认知,在加入队伍行列时,已经意味着要牺牲一些自身利益,不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要更多地关心群众的幸福;在物欲横流中,修炼淡泊之心,或少私寡欲,或“从心所欲、不逾规”,才能用理智支配欲望,用正气战胜诱惑,筑牢心底防线。

敢把权力当职责是拒微腐倡廉风的试金石。党和国家赋予党员干部的权力最终是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服务。权力为民则力、为己则害,把手中权力当成岗位职责,就能按规办事、秉公办事,站稳党性立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反之,放纵权力滥用,把权力当成谋求私利的工具,就如同打开罪恶之门,堕向深渊。

拒微腐,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筑牢思想防线,增强自身形象的魅力和生命力;倡廉风,廉生威,才能不断凝聚民心,积聚谋求发展正能量。“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在廉政风气下引领广大人民走向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