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应该呵护学生的生命和教会学生热爱生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命教育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生命教育故事一 一次关于生命的讨论 星期天,我带着儿子回老家看望父亲。在与父亲拉呱的间隙,我发现儿子不
一次关于生命的讨论
星期天,我带着儿子回老家看望父亲。在与父亲拉呱的间隙,我发现儿子不知跑到哪儿去了,父亲让我到西屋里找找。走到西屋门口的时候,我看见屋门紧闭着,里面传出“扑腾扑腾”的声音。透过窗玻璃仔细一瞧,原来是西屋里飞进了一只小燕子,儿子正拿着扫帚四处追捕它。小燕子乱飞乱撞,拼命地寻找着逃生的出口。
我让儿子把屋门打开,不一会儿,小燕子就从屋门口逃了出去。我把儿子叫到身边,轻轻地问他:““奇奇,你最害怕什么?”
“蛇、蜈蚣、蟾蜍、黑夜„„”儿子思忖了一会儿说。
“那你害不害怕死亡呢?”我提出了这样一个似乎很沉重的问题。”
“当然害怕了!”儿子斩钉截铁地回答。
我马上给儿子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日本某农场有一个少年,在劳动中不慎让机械截断了一条胳膊。当时附近没有一个人。他强忍剧痛,把断掉的胳膊做了简单的保护处理,另一只手拼命按住伤口,奔向远处的电话房,用牙齿咬住铅笔,拨通了求救电话。他在自己昏死之前,有条不紊地完成了一系列的自救行动。后来,他得救了,他的断臂也接上了。
讲完故事,我问儿子:“这个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沉着、冷静、勇敢。”儿子胸有成竹地回答。
“他怕不怕死?”我接着问道。
“怕!”儿子毫不犹豫地回答。
“他为什么怕死?”我继续问道。
“因为他热爱自己的生命。”儿子想了想说。
我对儿子的看法表示赞同之后,提起儿子早已熟知的革命先烈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的事迹。我问:“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勇敢!”儿子毫不犹豫地回答。
“他们怕不怕死?”我又问道。
“不怕!”儿子回答得很干脆。
“但如果我说他们怕死,那你又知道是为什么呢?”我接着问道。儿子似乎被问蒙了,正用期待的眼神等着我的回答。
我说:“他们怕死,是怕别人死。为了保住更多战友的生命,他们勇敢地为自己选择了死亡。”
儿子这才恍然大悟。
我把前面的故事做了一个小结:“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由于‘怕死’而变得沉着、冷静、勇敢,他们‘怕死’,都是因为珍爱自己的或别人的生命。接着,我讲了在汶川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为救学生英勇牺牲的故事:当地震突然袭来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住了他的学生。在那千钧一发之际,人生阅历丰富的他本来有机会能够从容自保,但是他首先想到了学生。在那一瞬间,他眼前可能浮现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可能有些迟疑和犹豫。但是,对自己学生的爱让本来有选择的他并没有选择,他毅然张开双臂,护住自己的四个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把死亡留给了自己。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个家庭的悲痛和惋惜、四个家庭的团聚和幸福以及无数的感动。儿子听完这个故事,低下头思索了好一会儿才重新抬起头望着我。我问他:“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儿子一本正经地回答:“要珍爱生命!”我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那么,想一想,刚才在屋子里,你是不是做到了‘珍爱生命’?”
儿子羞愧地低下了头。
与儿子间的对话虽然结束了,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欣慰地想:也许,很久以后,当儿子再次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他的眼前
还会闪过那只在屋子里拼命飞逃的小燕子,他还会想起我和他进行过的一次关于生命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