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家园,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坐坐公交车,骑骑自行车,随手关电灯,节能又减排。换个节能灯,回收旧电池,自备环保袋,低碳又环保。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城镇环保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管有多么艰难,都不可犹豫、不能退缩,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局部和全局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促进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第一,实施经济结构提质行动。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问题。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改变传统“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增长方式,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要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好“四张牌”的要求,以滚石上山的劲头,实施经济结构提质行动,积小胜为大胜、促量变为质变,努力实现“凤凰涅槃”。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着力改变我市产业结构偏重、偏粗、偏短的情况,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步伐,坚决淘汰过剩和落后产能,实现“脱胎换骨”式提升。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着力培育发展电子商务、生物科技、先进材料、工业机器人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优化。目前,我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8万辆,每年仍以15%的速度在增长。我市地处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境内高速公路众多,日均过境车辆近2.1万辆,年排放尾气污染物约0.42万吨。针对这种现状,必须加快调整运输结构,推进铁路物流基地货运枢纽建设,发展多式联运,优化骨干公路网布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新能源交通,鼓励绿色出行。要推进用地结构优化。科学规划土地使用,把该开发的地方高效集约开发好,把该保护的区域严格保护起来,建立起协调有序的国土开发保护格局。要强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管控,抓紧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调整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产业布局。要抓好农业投入结构调整,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增加有机肥使用比重,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加强土壤污染分类治理。
第二,实施生态功能提升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保护好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如果生态保护不好、毁在我们手中,到那时失去生存空间的不仅是鱼、鸟,还有我们的子孙后代。实施生态功能提升行动,目的是引导各方面从眼前抓起,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聚焦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构建一个规划体系。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统一规划、统一行动,按照我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结合相关发展规划,明确区域发展方向、生态重点,明确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建立科学合理、统一有序的规划体系。要划定一条生态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只有科学划定并严格遵守,切实构筑起绿色生态屏障,才能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要尽快划定我市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健全分区管控体系,加强监测预警与评估考核,确保生态红线充分发挥作用。要实施一批修复工程。统筹生态修复工程与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把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真正建成人民群众满意、改善环境成效显著的民心工程。我市土壤结构以沙瓤土为主,一刮风不仅建筑工地扬尘随风四起,农田耕种过程中也是尘土飞扬,要形成绿色保护圈,大幅减少农田耕作过程中的扬尘污染。要把生态修复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健康产业等项目,形成修复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从“绿色贫困”到“美丽富饶”的转型。
第三,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加快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是建设生态文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大战略。我们要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的号召,把植树造林提到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全社会一起动手,建设绿色家园。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和民权林场“河南塞罕坝”精神,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境界,锲而不舍地抓好国土绿化,真正做到“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要树立更高标准,坚持科学谋划、统筹部署,多管齐下、全面推进,既要多造林、在增绿量上下狠功夫,也要造好林,在提质量上下大功夫,大力营造平原防风固沙林,加强生态廊道建设,努力实现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全面拓展绿色空间、持续增加生态绿量。要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以奖代补”机制,探索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引导各个方面、各种力量共同参与,激发国土绿化的新动能,真正实现“国家得绿、社会得益、主体得利”。
第四,实施环境治理提效行动。目前,大气、水、土壤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统筹推进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认真落实《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打好大气污染防治五个标志性攻坚战役,重点打好结构调整优化攻坚战役,加快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强化源头防控,加大治本力度;打好工业企业绿色升级攻坚战役,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加大污染防治设施改造升级力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打好柴油货车治理攻坚战役,强化机动车监管整治,提升机动车污染治理水平;打好城乡扬尘全面清洁攻坚战役,严格工地、道路扬尘管控,提高城市清洁标准,全面提升城乡扬尘污染治理水平;打好环境质量监控全覆盖攻坚战役,提升监测监控能力,加强应急预警管控,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努力实现环境质量监控全覆盖。要全面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重点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全域清洁河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四个标志性攻坚战役,统筹推进各项水污染防治工作。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役,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水平,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治理黑臭水体,建立长效机制;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役,排查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加强水源地环境管理,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打好全域清洁河流攻坚战役,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河道综合整治,保障河流生态流量,逐步恢复水生态;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役,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程,着力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白色污染问题,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要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夯实土壤污染防治基础,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确保我市粮食和人居环境安全。切实做好疑似污染地块确认工作,全面夯实土壤污染防治基础,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强化土质检测,防范化解土壤各类环境风险。要加快推进生态体系建设。加强规划引导和红线控制,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开展空间规划试点,划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统筹推进森林生态、湿地生态、流域生态、农田生态、城市生态建设,持续提高生态体系质量。
第五,抓实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2018年6月1日至7月1日,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河南省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针对大气污染问题统筹安排专项督察,于10月20日向省委、省政府反馈了督察意见。督察指出,我省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部分责任落实“挂空挡”,部分整改任务没有按照要求完成,在一些地区和领域甚至还存在敷衍整改、表面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领导干部重发展、轻保护,对国家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总体要求认识不到位、落实打折扣;敷衍整改问题比较明显;表面整改问题比较多见;假装整改问题时有发生;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迟缓,散煤和扬尘管控不够有力,机动车污染日益凸显。这次中央督察组指出和发现的五个方面的问题,虽然没有点到_的具体问题,但很多都是共性问题,在我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中央督察组的反馈意见和交办的问题,就是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在问题整改上,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科学指引,把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发展问题,作为检验树牢“四个意识”、落实“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尺,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立即整改,全面整改,彻底整改,建立长效机制,让每项整改都落实落地、每个问题都见底清零。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切实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河流污染治理,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切实做好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推进固体废物监管,打好净土保卫战。要坚决抓好反馈意见问题整改落实,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克服督察“过关”思想,端正环保“过头”认识,纠正问责“过分”看法,坚定过硬决心,落实过硬举措,强化过硬担当,认真对照查摆,发现问题,列出清单,制定整改方案和台账,逐项整改销号,确保反馈意见整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整改不到位不交账,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要以抓好整改落实为契机,全面查找问题,深刻剖析原因,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强化党的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融入到党的建设各方面,进一步压实党政领导责任、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公众参与责任,在社会大力弘扬保护环境人人有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提高污染防治的自觉性、主动性,形成共同履职、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推动_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以整改落实的实际成效向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六,要突出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百日会战”。秋冬季是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关键时期,对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省定目标任务,今年11—12月份我市PM2.5要分别控制在65、80微克/立方米以内,要比去年同期分别降低12%、20%,难度非常大。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全省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部署会议精神,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尽锐出战、强力攻坚,从现在起,到明年的3月份,迅速由“战时”状态转入“决战”状态,将空气提升目标进一步精细分解,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最大程度拓展空气质量改善空间,坚决打好打赢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百日会战”。要克服松懈情绪,扎实推进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民治污,协调好污染防治与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扶贫开发等重点工作的关系,严格落实错峰生产、应急管控、封土行动和重点区域管控等工作措施,做到减防并举、点面结合、管控从严,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要突出攻坚重点,在“精准、精细、精确”上下功夫,狠抓施工扬尘治理,突出渣土车辆管理,强化拆迁扬尘管控,积极推动清洁能源替代,着力优化城区产业机构,逐步改善交通运输结构,着力加快工业废气治理,深化“散乱污”企业整治,深化城市清洁行动,深化秸秆禁烧工作,深化禁燃禁放工作,深化燃煤散源治理,深化零点夜查专项,深化沿街门店监管,深化督导执法检查,切实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要压实工作任务,加强督导检查,强化考核问责,对重点攻坚任务完成不到位、空气质量改善不到位的,实施量化问责;坚持铁腕治污,对环境违法行为从严排查、从严整改、从严打击,保持严打重罚的高压态势;强化全民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市民参与治污的积极性,打一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的人民战争。各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要切实承担起责任,在坚持洒水清扫、湿法施工、垃圾处理等长效机制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要求,对照台账认真整改落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坚决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各项治理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