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下面就由皮学网小编为大家推荐炒股的行业经验的范
在股市上,很多人似乎都迷信“股神”的存在。这里,我却要唱唱反调。因为人的基本构造决定了人和人之间不会有太过特别的差异,谁也不会比你多拥有一个大脑,所以,请不要相信任何天才的传说。
但人和人之间又不一样,有少数人从来到这个世界就拥有很多财富。这些财富不是他亲手创造的,是上一辈人留给他的。而绝大多数人,来到这个世界时,上一辈人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我就是后一种人,所以,我只谈大多数人应该怎么办。
别无他法,我们一定要把自己从普通的大多数人变成少数人。怎么变?转变思想,转变行为,转变习惯,转变性格,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转变,不是一天、一个月,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就是用了10年的时间,通过三件事情来转变自己的性格,从而实现自己命运的转变。
第一件事情,是大量地读书,读好书。一定要多读名人传记,各行各业的名人传记都可以读,哪怕最后只能记住每本书的书名,或某一段话。
世界超级富豪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最喜欢的户外运动是出海钓鱼,甚至痴迷到在水桶里钓鱼的地步。此外,他酷爱阅读,而且阅读范围非常广泛,从遗传学到凯恩斯的学术文章,到建筑学,再到哲学和传记。作为一个“贪婪”的读者,查理•芒格看完的自传类书足有一吨重,以至他的孩子开玩笑说自己的父亲是“长着腿的书橱”。查理•芒格通过长年累月的阅读,见识和智慧超过了一般人,从普通的大多数变成了成功的少数。
第二件事情,听音乐,特别是轻音乐,越纯粹的音乐越好。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买质量、品位、意境都比较高的CD。对做股票投资的人来说,面对股市的暴涨暴跌,听轻松的纯音乐来安抚心灵,效果最好。
第三件事情,看大量的影片,特别是经典大片。观看影片是为了打开想象空间,增强感性认识,不断刺激大脑神经主干和分支。一些耐看的影片我可以看上百遍。
在很多人看来,读书、听音乐、看影片似乎与股市无关,但如果真正去做了才知道,这些东西全部都与股市有关,与财富有关。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山和水,天和地,太阳和月亮,阴与阳,圆与缺……一切都是有关联的。
说到底,每个国家都会出现股市的暴涨暴跌,暴涨暴跌要么是当事国宏观政策、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等多因素的共振结果,要么是投资者情绪积累的释放。如果投资者不能清空杂念,被暴涨暴跌的节奏拖着走,结局就是死路一条。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在混杂着希望与恐惧的证券市场中,哪里是最高点,哪里是最低点。
判断不出股市指数或个股的高点低点这没有什么丢人的,可怕的是有些不知道的人还偏偏要去预测、去判断、去炫耀,幻想自己是未卜先知的神仙,最后却落得个随风而逝的下场,没必要,也不值得。
最老实、最土、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还是以不变应万变,时间换空间,不参与各种表演。
想通了之后,事情就变得简单了。尽管两个账户里的资金每天都在不断波动,但我不为所动。然而我的想法并不是那么被人理解。
我比较佩服巴菲特和芒格组合。芒格对巴菲特影响最大的应当是投资理念。巴菲特的老师、投资学鼻祖格雷厄姆曾经告诉巴菲特,最好的赚钱办法是投资“廉价股”。巴菲特也一直遵从老师的教诲,早年在低价收购美国运通和《华盛顿邮报》等公司的交易中赚到大钱。但是,芒格认为,类似格雷厄姆标准的“廉价股”已基本消失,如果一家公司的盈利足够好,即便股价高一点,也是值得购买的。
不仅如此,芒格还认为,巴菲特的老师在投资时,不太重视公司管理者素质,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对于芒格与老师完全背道而驰的投资理念,巴菲特做出了肯定的评价,他说:“他(芒格)把我推向了另一个方向。我以非同寻常的速度从猩猩进化到人类。”也是在芒格的敦促下,巴菲特从买“便宜货”的老路迈向买优质企业的新途。2008年,巴菲特斥资23亿美元买入中国比亚迪10%股份一事,就是巴菲特“转型”最典型的例子。当然,巴菲特绝不仅仅是看中芒格的投资智慧,更多的是芒格的人格品质。从两人最初合作,到后来一起经营公司,他们之间从未提过要求,也从未将合作条件列成书面合约,凭的仅是相互信任。
巴菲特身价惊人,芒格智慧过人。这两个人几十年来相处得极为融洽,彼此相互尊重,这种尊重来自内心深处,深入骨髓。而且,因为这种尊重是平等的,所以,才为全球投资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传奇。但这种传奇,具有不可复制性。
几经争吵,我的等待最终无法持续到一年。我只能全部清空仓位,完成了这一次的交易。合作期间,虽然两人对彼此各有不同的看法,但结果还不算差,各自都收获了应得到的回报。凭此一战,我终于实现了财务自由的目标。
两个账户空仓以后,我用全部的获利买了另外一只心仪的股票。
这只股票,我整整观察了三个月,分析了三个月,它重组的成功率在90%以上。我以每股5.2元的价格分别在两个交易日买进。
在准备清仓的时候,一开始怎么也卖不掉。因为接盘很少,我的仓位又太重。一见10万股以上的大买单,我赶紧卖。等一会儿,又有了大买单,再赶紧卖。整整卖了两个交易日,才处理完毕,还花了一笔不小的手续费。
而我与小唐的协议终止后,这只股票的好戏才刚刚开始。一个月以后,这家公司宣布重大资产重组并停牌。几个月之后,该股开盘旋即连续涨停,一直涨到每股20元附近。从2009年12月3日到2013年1月,这只股票的价格一直在每股18元附近,最高还达到25元,2014年更是一举涨至70元,当时我的两个重仓账户,建仓成本平均仅为5.3元左右,如果没有空仓,利润将达到13倍。
13倍的利润足以谱写一个美丽动人的投资故事了。然而,这个财富故事最终与我们擦肩而过。
事后,我感到,是我们都没有给予对方最大的尊重和信任才因此失去一笔巨大的财富的。巴菲特和芒格创造的传奇佳话,前无古人,但愿后有来者。
此后几年,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中国没有巴菲特,没有芒格,问题出在哪里?应该是信念,问题出在信念上。用小智慧创造小财富,一个人足矣;用大智慧创造大财富,必须两个人精诚合作。悟透这段话,离大财富就不远了。我相信,实现财务自由是有方法可循的,只不过需要时间和机遇罢了。
智慧、金钱、时间,简单的六个字,一个都不能少。